氣候變遷在臺灣 你我不可輕忽的天氣警訊

 

文.圖╱天氣風險管理公司 彭啟明博士、林偉文

  地球上不同緯度的氣溫, 造就了臺灣黑熊、美洲棕熊、北極熊等物種分布的差異;不同地區的雨量,創造出雨林、莽原及沙漠的歧異。
  工業革命後,人類開始使用化石燃料,排放大量二氧化碳至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加將更多的熱能鎖在地球上,使得地球發生了異於自然出現的暖化現象,不僅造成地球的天空與海水溫度逐漸升高,也導致大氣的環流遭到改變,世界許多地方產生了不同的氣候變化,最常見的是四季輪替不再遵從自然法則,其中異常氣溫與極端雨量出現的頻率成為稀疏平常,在在顯示著我們生活的地球正在發生「氣候變遷」。
  臺灣的土地面積大約只有三萬六千平方公里,還比不及地球陸地的千分之一,但是氣候變遷並沒有因此將我們遺忘,正在上演著與我們印象中截然不同的戲碼。我們就從過去百年的觀測資料,來看看臺灣的氣候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都會區夜晚升溫 大於白天三倍
  地球平均溫度指一年 365 天,一天 24 小時的氣溫累計之後,再平均的結果。根據 2007 年「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小組報告(IPCC)」,近百年來,地球平均氣溫上升 0.65℃,而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 臺灣百年來平均溫度則是上升了0.8℃。值得注意的是,地球低溫的上升幅度,比高溫的上升幅度明顯高出許多,而這個現象在臺灣更明顯,尤其都會區更是嚴重。

熱島效應

  臺灣溫度上升的原因除了跟隨著全球一起變暖的影響之外,「熱島效應」更是讓溫度高居不下的最大原因。臺灣過去50年來,都會區人口快速成長,因此鋼筋水泥建造的高樓大廈林立,天然的樹林越來越少。由於水泥吸收太陽能量的速度相當快,導致都會區容易集中熱量,使得都會區的上空形成小型的低壓區,而產生一些雲層,擋住了熱能向外排放的能力,就像一個保溫罩一樣,熱能就一直被累積在都會區。此外,因為交通擁塞所排出的大量高溫的廢氣,導致都會區氣溫如同火上添油一般。熱能排放不出去又一直被製造,於是,城市便如同一個熱島,被較低溫的郊區包圍,稱為「熱島效應」。

  過去百年來,臺灣都會地區(包括臺北、臺中、臺南、高雄)的人口快速成長,水泥高樓、柏油道路取代了綠色叢林,因而產生「熱島效應」,使都市氣溫直線上升了1.4℃,是全球增溫的2倍。而都會地區最低氣溫(夜晚)平均增加2.1℃,最高氣溫(白天)平均增加0.7℃,顯示夜晚升溫大於白天3倍。如果單以臺北來說,過去五十八年來,臺北平均每天最低溫,從18.53℃上升到 20.83℃(圖一),共上升了2.3℃;每日平均最高溫則只上升約 0.2℃(圖二),顯示臺北夜晚越來越熱。

▲ 圖一 臺北年平均低溫逐年變化(1950∼2008)

▲ 圖二 臺北年平均高溫逐年變化(1950∼2008)

  除了臺北都會區,高雄都會區也有相同的現象,每日最低溫的年平均溫度從21 .06℃上升到 22.26℃,共上升了 1.2℃度。這些現象主要是由於汽機車、工廠排出高溫、廢氣,導致大氣中的熱能、二氧化碳濃度增加,都會區上空儼然形成了無形的保溫罩,使得太陽下山後,氣溫仍不容易降下來,民眾為求降溫而使用冷氣機,又排出了更多的熱氣到戶外,夜晚的氣溫被火上添油。

  根據過去 50 年的觀測資料發現, 臺北的氣溫全年高於 27℃的機會,由 22%增加到 31%,也就是一天的平均氣溫高於 27℃的時間,由原來的 5.28 個小時增加到了 7.44 個小時。通常一般人處在 27℃以上的環境,就需要開冷氣。因此,臺北生活花在使用冷氣機的電費就比 50 年前增加了40%。

基隆,「雨都」成歷史
  從基隆氣候測站的歷史資料顯示(圖三),在 1950年代,平均每年的下雨天數有217 天,大約每 10 天就有 6 天出現下雨,是全臺灣下雨日數最多的地方,尤其是東北季風強烈的冬季,陽光只有在雲端上的飛機才看的到。隨著氣候變遷的發生,到了近幾年,基隆每年下雨日數降至 189 天左右,比起 50 年前,相當於整整少了降近一個月的雨季。不僅如此,氣候變遷還把基隆的「雨都」這個烏紗帽摘下,讓給了宜蘭 蘇澳,目前蘇澳年下雨日數約 202 天(圖四),成為臺灣下雨天數最多的地方,成為「新雨都」,但是過去資料仍顯示,此處的下雨日數也是出現逐漸減少的趨勢,如果氣候變遷持續下去,或許未來數十年之後,「新新雨都」又不知到會花落誰家。

▲ 圖三 基隆測候站累積強雨日數的年際變化(1950∼2008年)

▲ 圖四 蘇澳測候站累積強雨日數的年際變化(1985∼2008年)( 註: 蘇澳測候站興建較晚,1985年前資料不齊全)

  基隆下雨日數為什麼會減少呢? 過去資料顯示基隆的年平均溼度下降約 8%(圖五),由於毛毛細雨需要較高的溼度才會形成,如果溼度降低,空氣中水分子能凝結成小雨滴的機會就比較低,因此基隆下雨日數減少與空氣中水氣含量減少有關。

高山區氣候變化更劇烈

  玉山北峰氣象觀測站(海拔 3,850公尺)的 50 年資料顯示,玉山夏季(六月一日至八月三十一日)的平均高溫目前上升約 2℃,是全球的3倍(圖六)。另外,玉山一月至二月平均高溫也從 2℃升至 4℃,而且每年高溫變化幅度,有出現越來越大的趨勢。由於高山的天氣代表高空的天氣,意味著在氣候變遷結果之下,高空的氣候變化比平地地區還要劇烈。

▲ 圖五 基隆測候站平均相對溼度的年際變化(1950∼2008年)

▲ 圖六 玉山觀測站夏季高溫年變化

  生態系與活動空間產生衝擊與壓縮,例如史前孓遺的兩棲變溫動物「臺灣山椒魚」,牠生長在玉山,需要有水以及陰涼潮溼的特殊環境條件,但環境改變後,都會影響食物來源,以及行為是否會反常,尤其是山椒魚移動速度緩慢,不像鳥類受到氣溫的變化而可以快速遷移棲地,顯示山椒魚面對環境變遷可能束手無策。另外,臺灣國寶魚「櫻花鉤吻鮭」因高山棲息地的溪水溫度增長,而迴游魚群沒有再往高處移動的空間,這對族群數量將是一大衝擊。

  植物方面,玉山擁有全球三分之一珍貴檜木物種:臺灣紅檜、扁柏純林,不僅是具有高經濟價值,也是臺灣地質歷史的縮影,是重要的「時間膠囊」,但因闊葉林受暖化影響往高海拔擴生行為,使檜木生存環境空間遭受壓縮。

  另外,玉山全年相對溼度明顯減少,尤其是冬季,由約85%大幅下降至約 65%,此將降低山區森林攔截水氣成可用水源之功能,不僅動植物生態發展受到氣候變化挑戰,人類用水也將面臨考驗。值得注意的是,IPCC(2007)報告中也明確指出,未來臺灣的劇烈暴雨機會將大幅增加,也就是土石流、洪水的機會增多,這更是臺灣高山造成森林毀滅性的重要殺手。

海溫上升 颱風增強

  颱風發展需要溫暖的海水, 所以大多在熱帶地區形成。在熱帶,太陽近乎直射地
球,海水吸收大部分的入射能量,並主要以蒸發作用將多餘的熱排出,當水蒸氣凝結形成雨,會釋放潛熱到大氣中,當環境適當時,雲雨帶可以組成渦旋,從海洋汲取大量熱能,就會形成颱風。

  科學家研究指出, 全球溫度若上升 1℃,空氣中的水蒸氣就增多 7%,一旦底層吸
足水氣,熱空氣上升朝高空推進,潛熱能發生作用,進一步導致大氣對流運動更旺盛,降雨就變多、變強。

  1970 年起,全球暖化導致海溫增加了 0.6℃,雖然這樣的海溫增加幅度聽起來很小,卻能夠大幅影響熱帶風暴的強度,就像卡崔娜颶風經過墨西哥灣流的時候,海溫只要上升1℃,就能讓當時的颶風強度,整整增加一個等級(例如從第二級變成第三級)。

  西北太平洋平均每年發生23 個颱風,襲擊臺灣的約有3.5個,占總數的 1/6~1/7。但近 30 年來颱風個數每十年增加0.3 個,不只颱風襲臺機會增多,根據過去 45 年觀測資料,颱風帶來的強降雨量也增加為兩倍。

  1970~1990 年代,臺灣每10 年僅出現一至兩個雨量超過一千毫米的颱風,但 2000 年至今卻已出現 6 個。科學家更預估未來 20 年,颱風引發的強降雨量會比過去半世紀增強三倍。

  根據中央氣象局研究,比較 1992~1998 年及 2000~ 2007 年兩個期間,位於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強度為中度颱風的數量,從 75 個增加到 95個,強烈颱風的數量相當,分別是24個以及23個,中度以上強度的颱風,占全體總數的比例,從 53%上升到61%(表一)。

  觀察兩個時間範圍內,1992 至 1998 年進入侵襲臺灣範圍內的颱風有26 個, 但是2000 年起,卻一口氣增加到50個!至於強度在中度以上的侵臺颱風,也從 18 個大幅增加為35個。

<本文摘自 康軒【國小自然通訊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