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多明哥城
紅毛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紅毛城(白話字: Âng-mn̂g-siâⁿ),古稱「聖多明哥城」、「安東尼堡」,位於台灣台北縣的淡水鎮。該城最早是在1628年由當時佔領台灣北部的西班牙人所興建,後來又由荷蘭人在1644年予以重建,1867年以後曾經被英國政府長期租用,被當成是英國領事館的辦公地點,一直到1980年,該城的產權才轉到中華民國政府手中。紅毛城不但是台灣現存最古老的建築之一,同時也是內政部所頒訂的國家一級古蹟。
目錄 |
西班牙和荷蘭時代
自從十六世紀新航路發現之後, 西歐的航海強權國家逐漸由海路到東方尋求貿易利益。當時,荷蘭與西班牙兩個國家分別登陸了台灣,並劃定範圍實施統治。荷蘭人控制南部;而西班牙人佔有北部。為了鞏固統治權力,他們都選擇港口要塞作為據點,建造了防衛性極高的城堡。荷蘭人於1624年在今天的安平及台南市一帶,建造了「熱蘭遮城」。而西班牙人則在1626年於北部雞籠(今基隆)外的社寮島(今和平島)上建造了「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並於1628年1在滬尾(今淡水)建造了「聖多明哥城」(San Domingo),即今日的紅毛城(陳嘉文 nd, b)。
西人將淡水作為統治淡水河的中樞,1632年西人進駐台北盆地,降服沿河諸「番社」,闢淡水至基隆之陸路(約今陽金公路),或航由基隆河通往基隆,並也擴及勢力至新竹一帶。而天主教神父也隨行到此宣教,建教堂教化番民(滬尾文史工作室 nd)。
1642年,荷蘭人北上,乘西班牙人有事於呂宋,而趁機攻佔基隆,並「不戰而下淡水之城」。之後,荷蘭人於1644年春天,由台南運來建材和匠人,對「聖多明哥城」重新築城,城名「安東尼堡」。由於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紅夷」,此城因而被民間稱為「紅毛城」迄今(滬尾文史工作室 nd)。這次的重建非常重要,因為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紅毛城,大部分為這次的遺物。荷人所記的「巴達維亞城日記」文獻資料,較詳細地記錄了當時的建造情形(陳嘉文 nd, b)。陳嘉文對於這次的重建,有以下這樣的敘述:
鄭氏王朝之後的變遷
1662年鄭成功驅逐了南部之荷蘭人,淡水之荷蘭人見大勢已去遂而撤走。後來,鄭氏因防清軍乘虛攻其北疆,曾命左武衛何祐駐防淡水,重修紅毛城。鄭氏在1683年降清以後,紅毛城則任其圮廢。清初葉,由於北台私墾者眾多,帶來了撫番、治安和海防的需要,1724年淡水廳同知王汧重修此城,增設城牆和城門以強化防務。但由於防守形勢的改變,紅毛城漸漸失去防衛機能,年久無用而成廢墟(滬尾文史工作室 nd)。
紅毛城遭到多年棄置,到1851年五口通商之後,卻有了轉機,開啟了台灣近代史的序幕,也開始了紅毛城的新生命。咸豐年間兩次英法聯軍之役,和各國陸續訂立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通商條約,台灣的雞籠、淡水、安平、打狗四個港口,乃被迫闢為通商口岸。十七世紀的航海強權國荷蘭及西班牙,已被新興的英國和法國所取代了。英國尤其注意台灣的經濟利益,於是在開放的各口岸設立洋行及領事館(陳嘉文 nd, a)。
在那段期間,英國在打狗、安平及淡水皆設有領事館。打狗的領事館建於1865年,紅磚洋樓至今尚存,是台灣現存的最古老洋樓。淡水方面,由於當時北部的茶葉及樟腦輸出正盛,港口貿易額直線上升。英國乃於1867年與清廷訂立「紅毛城永久租約」,第二年並將領事館辦事處設在紅毛城內。當時居住在紅毛城內的英國人約有十人。除了代理領事William Gregory外,尚有海關助理官員數人及洋行商人(陳嘉文 nd, a)。
日本在1895年領台以後,英領事館曾嚮日本重提租約,於1912年獲同意。1941 年珍珠港事件後,日本人接收紅毛城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翌年3月,英人重新復館直至1972年,因為台英斷交的緣故,英國撤館,並委託澳大利亞大使館代為管理。後來澳國再與台灣斷交,再託美國大使館代為管理,台美斷交後再移交「美國在台協會」代管。一直到1980年,經由中華民國外交部的奔走和教會的斡旋,方在6月30日交回台灣,再次整修後於1984年開放供民眾參觀(滬尾文史工作室 nd;陳嘉文 nd, a)。
國家一級古蹟 淡水紅毛城屬第一級古蹟,由內政部主管。全區分為紅毛城及領事館兩部分。紅毛城原是為軍事需求而存在,外牆厚1.9公尺。城下的古砲是由英國人搬運至此做為裝飾用。樓頂的巨型旗桿高約12公尺。至於現在所謂的領事館,係建於1891年,是一棟兩層樓的典型英國殖民地建築式樣洋房。建築材料大部分取自台灣,牆壁為清水紅磚,屋頂是閩南紅瓦,但是一樓屋內彩色地磚是爪哇產品。一樓迴廊立面是弧券拱,二樓迴廊立面是半圓拱。而迴廊兼具遮陽擋雨的功效(台北縣人文地理資料及電子地圖 2002)。
建築物內部牆上掛置歷史圖片,與傢俱擺設一併展出,讓遊客除了認識本古蹟保存區之歷史外,更可了解早期台灣對外關係。
紅毛城的現址是台北縣淡水鎮文化里中正路二十八巷1號。
注釋
1. 關於「聖多明哥城」確實的起造時間,不同文獻似乎有不同的記載。楊碧川(1988,4)和張德水(1992,37)都將這個時間列為1628年,但是陳嘉文(nd, b)和滬尾文史工作室(nd)都是將這個時間列為1629年。正文係根據前者所列舉的時間。
參考書目
(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 陳嘉文,nd, a,淡水紅毛城:歷史的翻騰,見台灣建築史 [online]。台北: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引用於2004年11月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
- 陳嘉文,nd, b,淡水紅毛城:緣起,見台灣建築史 [online]。台北: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引用於2004年11月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2]。
- 滬尾文史工作室,nd, 紅毛城 [online]。台北:滬尾文史工作室。[引用於2004年11月1日]。全球資訊網網址:[3]。
- 台北縣人文地理資料及電子地圖,2002,紅毛城主樓 [online]。台北:台北縣人文地理資料及電子地圖。[引用於2004年10月19日]。全球資訊網網址:[4]。
- 楊碧川,1988,台灣歷史年表。台北:自立晚報。
- 張德水,1992,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台北:前衛。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
---|---|---|---|---|---|---|---|
北北基 | |||||||
桃竹苗 | 李騰芳古宅(李舉人古厝) 新竹驛 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 進士第(鄭用錫宅第) 竹塹城迎曦門 鄭用錫墓 金廣福公館 鄭崇和墓 | ||||||
中彰投 | 臺中驛 臺中州廳 湖心亭 張廖家廟 舊泰安車站 霧峰林家宅園 磺溪書院 彰化孔子廟 鹿港龍山寺 元清觀 道東書院 馬興陳宅 聖王廟 八通關古道 | ||||||
雲嘉 | 北港朝天宮 嘉義舊監獄 王得祿墓 新港水仙宮 | ||||||
臺南縣市 | 南鯤鯓代天府 臺南孔子廟(全臺首學) 祀典武廟 五妃廟 台灣城殘蹟(安平古堡殘蹟) 赤崁樓 二鯤鯓砲臺(億載金城) 大天后宮(王府邸、北極殿) 臺南開元寺 臺南三山國王廟 四草砲臺(鎮海城) 開基天后宮 台灣府城城隍廟 兌悅門(臺灣府城) 臺南地方法院 臺南驛 原臺南州廳 原臺南測候所 原日軍臺灣步兵第二聯隊營舍 延平郡王祠 臺南天壇 開基武廟原正殿 | ||||||
高雄市 | 鳳山縣舊城(東門、南門、北門) 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 旗後天后宮 旗後燈塔 旗後砲臺 雄鎮北門砲臺 鳳山縣舊城孔子廟 中都唐榮磚窯廠 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前金天主堂)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三塊厝火車站 舊打狗驛 高雄新驛(高雄願景館) 陳中和墓 | ||||||
高雄縣 | 鳳山龍山寺 竹仔門電廠 鳳鼻頭遺址(中坑門遺址) | ||||||
屏東縣 | 恆春古城 魯凱族好茶舊社 下淡水溪鐵橋 | ||||||
臺東縣 | 卑南遺址 八仙洞遺址 | ||||||
離島 |
|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所用資料來源於文章"聖多明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