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簡介

恐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恐龍)
Wikipedia:如何讀生物分類框
如何讀生物分類框
    恐龍
化石時期: 三疊紀白垩纪
(不包含鳥類
暴龍(左)與迷惑龍(右)的骨架位於紐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保护现状
滅絕 (化石)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蜥形綱 Sauropsida
亞綱: 雙孔亞綱 Diapsida
下綱: 初龍形下綱 Archosauromorpha
總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Owen, 1842

恐龙(Dinosaurs)曾经是中生代的優勢脊椎動物,支配陸地生态系大約1亿6千万年之久。恐龙最早出现在2亿3千万年前,消亡于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所发生的白垩纪滅絕事件。恐龙至少有一支幸存发展至今,分类学家认为现代鸟类可能是兽脚亚目恐龙的直系後代。

自从19世纪早期第一批恐龙化石被发掘後,重建的恐龙骨架已成為全球各地博物馆的主要展覽品。恐龙已是大眾文化的一部分,无论儿童或者成年人均对恐龙有很高的兴致。恐龙往往是热门书籍與电影的题材,如《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各类媒体也常報導恐龙的科学研究進展與新發現。

許多史前爬行動物常被一般大眾非正式地認定是恐龙,例如:盘龙目翼龙目鱼龙目蛇頸龍目沧龙科等,但从科学角度来看,这些都不是恐龙。

目录

概述

恐龍(不包含鳥類)是群生存於陸地上的初龍類爬行動物,四肢直立於身體之下,而非往兩旁撐開,牠們出現於晚三疊紀卡尼階,各種恐龍快速地演化出不同的特化特徵,並發展出不同的體型大小,佔據者不同的生態位,並持續生存到晚白堊紀馬斯垂克階[1]有許多型態的爬行動物與恐龍生存在同一時期,例如:魚龍目滄龍科蛇頸龍目翼龍目、以及盤龍目,許多大眾媒體常將牠們也歸類於恐龍,但牠們在科學分類上並不屬於恐龍。魚龍類、滄龍類、蛇頸龍類都是海生爬行動物,並不生存於陸地上,也不屬於初龍類;翼龍類屬於初龍類,是在三疊紀時期與恐龍分開演化,但並非陸地動物:盤龍類生存於二疊紀,親緣關係較接近於哺乳類[2]

恐龍是中生代的優勢陸棲脊椎動物,尤其是在侏儸紀白堊紀。在恐龍佔優勢的侏儸紀與白堊紀期間,幾乎所有身長超過1公尺的陸地動物皆為恐龍,同時代的其他動物因此受到體型發展與生態位上的限制。舉哺乳類為例,牠們的體型多接近現代的齧齒動物,不超過的大小,食性為肉食性,以小型動物為生。[3]三椎齒獸目(Triconodonta)的巨型爬獸Repenomamus giganticus)是個例外,巨型爬獸體重12到14公斤,已知會以幼年鸚鵡嘴龍等小型恐龍為食。[4]

恐龙家族极为庞大,多樣性。截止到2006年的学术研究,已確定有527个,而化石記錄中所出現的屬总数被估計約为1850個,當中有75%已被發現化石。[5]一個早期的研究推測恐龍有將近3,400個屬,但大部分無法在化石記錄中保存下來。[6]恐龍有草食性,也有肉食性。有些恐龍以双足行走,或四足行走,或如砂龙禽龙可以在双足和四足间自由转换。許多恐龍的身上具有鱗甲,或是頭部長有角或頭冠。儘管恐龍以其具大體型而著稱,但許多恐龍的體型只有人類大小,甚至更小。目前已在全球各大洲發現恐龍化石,包含南極洲在內。[7]无论体型大小,恐龙对陆地生活的适应性堪称卓越,但牠們無法佔據海生以及飛行動物的生態位。

定义

恐龙总目(Dinosauria)是在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欧文Richard Owen)正式提出,歐文把恐龍總目定义为蜥形纲(Sauropsida)的一个独特部族或亚目,包含當時在英國與世界各地發現的恐龍。[8]Dinosauria這名詞衍化自古希腊文deinos意为「恐怖的」或「极其巨大的」,sauros意为「蜥蜴」。欧文在命名時,考量到牠們的牙齒、利爪、巨大体型、以及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怖特徵。[9]中文的恐龙一词,源自日本的翻译「恐龍(恐竜)」,后为中国引用。

 

 

演化與分類

恐龍的起源

恐龍與牠們的初龍類三疊紀中到晚期分開演化,接近2億3000萬年前,大約是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後約2000萬年,該次滅絕事件消滅了接近95%的地球生物。[10][11]對於早期恐龍始盜龍發現地點的放射線定年法檢驗,證實始盜龍生存於中三疊紀。古生物學家認為始盜龍的外表類似所有恐龍的共同祖先;[12]如果屬實,則顯示最早的恐龍應該是種小型、二足掠食者。[13]阿根廷的中三疊紀地層所發現的原始、類似恐龍的鳥頸類初龍,例如MarasuchusLagerpeton,也支持這個說法;已出土的化石證據顯示這群動物都為小型、二足掠食者。

恐龍剛出現時,陸地上有多種不同的動物,例如堅蜥目勞氏鱷目鳥鱷科喙頭龍目等原始初龍類,以及二齒獸下目犬齒獸亞目獸孔目動物。這些動物大部分在三疊紀後期的兩次滅絕事件中滅亡。第一次滅絕事件是卡尼階-諾利階滅絕事件,約2億1500萬年前,二齒獸類與許多原始初龍形下綱動物在此事件中滅亡,例如原蜥形目與喙頭龍類。第二次滅絕事件是三疊紀-侏儸紀滅絕事件,發生於約2億年前,大部分的早期初龍類滅亡,包含:堅蜥類、鳥鱷科、植龍目、與勞氏鱷類。這群動物滅亡後,鱷形超目、恐龍、哺乳類翼龍目、與烏龜開始佔據陸地的生態系統。

原始恐龍的第一次適應演化發生於三疊紀卡尼階諾利階之間,極可能因為當時有許多動物滅亡。在傳統的觀念裡,恐龍與當時其他的陸地動物展開競爭,並取得優勢,但這是不可能的。恐龍在過去被認為是複系群,包含數個毫不相干的生物群,牠們因為身處類似環境而演化出相同形態,但恐龍目前已被認為是單系群。早期的研究認為在三疊紀中期,恐龍與其他動物有者長時間的競爭,但最近的研究認為恐龍沒那麼早出現。根據化石紀錄,早期的恐龍並非穩定的增加、多樣化,而是後來才急驟的大量演化;如果牠們與其他動物有過長時間競爭,應該會在化石紀錄中反映出來。恐龍在卡尼階時的數量非常稀少,僅佔陸地動物群的1~2%。在諾利階,數種動物滅亡後,恐龍則佔了陸地動物群的50~90%。恐龍的直立步態過去被視為成功演化的關鍵,但現在已知有數個同時代的動物群也有直立步態,例如:堅蜥類、鳥鱷科、勞氏鱷類、以及數種鱷形超目動物。三疊紀後期是個生物劇變的時代,有許多植物、海生動物興起衰落,三疊紀後期的氣候也有巨大改變。[14]

科学分类

主条目:恐龍分類表

恐龍與現代鳥類鱷魚都屬於初龍類。初龍類的顱骨擁有兩個洞孔,稱為顳顬孔(Temporal fenestrae),以提供顎部肌肉附著處,眼窩前方則有眶前孔(Antorbital fenestra)。大部分的爬行動物與鳥類,都屬於雙弓動物;哺乳類似哺乳爬行動物擁有一個顳顬孔,合稱單弓動物烏龜與早期的副爬行動物,沒有顳顬孔,則屬於無弓動物。恐龍與其他初龍類擁有許多生理構造上的特徵,例如:牙齒位於齒槽中,而非直接從顎部骨頭延伸。在初龍類中,恐龍的最顯著特徵是牠們的步態。恐龍的後肢直立於身體下方,而蜥蜴與鱷魚的四肢則是往兩側攤開。所有的恐龍皆為陸地動物

恐龍常被認為是總目,或是未定位的演化支。恐龙總目以下分为两大蜥臀目(Saurischia)和鸟臀目(Ornithischia),以其骨盆结构來区分。根據定義,蜥臀目的範圍是:與鳥類具有最近共同祖先,而與鳥臀目具有較遠共同祖先的所有恐龍;鳥臀目的範圍則是:與三角龍具有最近共同祖先,而與蜥臀目具有較遠共同祖先的所有恐龍。

蜥臀目意為「蜥蜴的臀部」,骨盆型態比較接近早期的祖先,恥骨朝前。[15]數個生物群的恥骨演化成朝向後方,例如:艾雷拉龍下目[16]鐮刀龍超科[17]馳龍科[18]以及後代鳥類[19]蜥臀目主要包括兩個亞目:二足、大部分是肉食性獸腳亞目;長頸部、四足、草食性蜥腳形亞目。某些蜥臀目大約在侏儸紀時期演變成為鳥類的祖先。

鳥臀目意為「鳥類的臀部」,擁有類似鳥類的骨盆結構,恥骨朝向後方,但這是趨同演化的結果。與鳥類不同的是,鳥臀目的恥骨有個朝前的突出部分。鳥臀目包含多樣性的草食性動物。

以下為恐龍各科的簡易列表,全部種類都已滅絕。詳細的恐龍分類可參考恐龍列表

似鴕龍,一種類似鴕鳥的獸腳亞目恐龍
似鴕龍,一種類似鴕鳥獸腳亞目恐龍
腕龍,一種巨型蜥腳下目恐龍
腕龍,一種巨型蜥腳下目恐龍
不同的鳥腳下目恐龍左後:彎龍、左:禽龍、中後:山東龍、中前:橡樹龍、右:冠龍、右後(小):畸齒龍、右後(大):腱龍
不同的鳥腳下目恐龍
左後:彎龍、左:禽龍、中後:山東龍、中前:橡樹龍、右:冠龍、右後(小):畸齒龍、右後(大):腱龍

演化與地理分佈

三疊紀之後,恐龍的演化隨者植被與大陸位置的改變而變動。在晚三疊紀到早侏儸紀期間,各主要大陸連接成一個超級大陸,盤古大陸(Pangaea)。這段時間的恐龍動物群主要由肉食性腔骨龍超科草食性原西腳下目所構成。[20]裸子植物(尤其是松柏目),在晚三疊紀開始輻射演化,是當時的可能食物來源之一。原蜥腳類恐龍的頭部只能撕咬下樹葉,但不能做出複雜的嘴部動作,因此必須要藉由其他的方式協助磨碎食物。[21]

恐龍動物群維持了一段同質性,直到侏儸紀中到晚期,此時的掠食性恐龍開始多樣化,例如角鼻龍下目斑龍超科肉食龍下目,草食性恐龍則有劍龍下目、體型巨大的蜥腳下目。這段時間的著名地層有:北美洲莫里遜組坦尚尼亞敦達古魯地層。此時的中國地區,也呈現出多樣性的恐龍,例如中華盜龍科、頸部極長的馬門溪龍[20]甲龍下目鳥腳下目開始普遍,而原蜥腳類恐龍則已滅絕。松柏目與蕨類成為最普遍的植物。蜥腳類恐龍與早期的原蜥腳類恐龍類似,嘴部無法做出複雜的動作。鳥腳類恐龍則發展出不同的處理植物方式,例如可將食物置在嘴中的兩側頰部,以及類似咀嚼的顎部動作。[21]這段期間的另一個重要演化事件是鳥類的演化出現,牠們是從虛骨龍類手盜龍類演化而來。[19]

到了早白堊紀,盤古大陸持續的分裂成各陸塊,恐龍變得更多樣化。甲龍類、禽龍類腕龍科散佈於歐洲北美洲、以及北非。稍後,大型獸腳亞目恐龍,例如棘龍科鯊齒龍科,蜥腳下目的雷巴齊斯龍科泰坦巨龍類,佔據者非洲南美洲。在亞洲,手盜龍類的馳龍科傷齒龍科偷蛋龍下目成為常見的獸腳類恐龍,甲龍科與早期角龍下目(例如鸚鵡嘴龍)則是該地常見的草食性動物。在同一時期,澳洲則生存者原始的甲龍類、棱齒龍類、禽龍類。[20]劍龍類則在早白堊紀到晚白堊紀期間滅絕。

早白堊紀發生了一件重大變化,開花植物出現在北美洲,並在晚白堊紀擴散分布。數群草食性恐龍發展出不同的方式以協助進食。角龍類發展出切割用的喙嘴,後方有眾多咀嚼用齒系(Tooth batteries);禽龍類也獨自演化出咀嚼用齒系,並在鴨嘴龍科發展到極致。[21]少部份蜥腳類恐龍也演化出齒系,雷巴齊斯龍科的尼日龍是最明確的證據。[22]

晚白堊紀的恐龍通常分為三個動物群。在北半球的北美洲與亞洲,獸腳類恐龍主要有大型的暴龍科、以及眾多的小型手盜龍類恐龍,優勢草食性恐龍則由鴨嘴龍科、角龍下目、甲龍科、厚頭龍下目所構成。南半球岡瓦那大陸持續分裂中,阿貝力龍科是優勢獸腳類恐龍,泰坦巨龍類則是優勢草食性恐龍。在歐洲,凹齒龍科結節龍科、泰坦巨龍類則是常見的恐龍。[20]開花植物更為輻射演化,[21]第一群禾本科(草)植物出現在白堊紀末期。[23]鴨嘴龍科與甲龍下目在北美洲、亞洲發展至極度多樣化。獸腳亞目也演化出草食性或雜食性的物種,鐮刀龍超科似鳥龍下目更為常見。[21]

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發生於白堊紀末期,接近6500萬年前,造成所有恐龍的滅絕,以及鳥類的崛起。但仍有其他雙弓動物在滅絕事件中存活下來,例如:鱷魚蜥蜴喙頭蜥、以及離龍類[24]

古生物學

恐龍的相關知識來自於多樣化的非化石與化石紀錄,例如:化石糞化石足跡化石胃石羽毛、皮膚痕跡、內臟、與軟組織[25][26]物理學(尤其是生物力學)、化學生物學地球科學等相關研究也增長了恐龍的相關知識。恐龍研究的最重要兩個課題是恐龍的體型與行為。

體型

梁龍與人類的體型相比圖
梁龍與人類的體型相比圖
主条目:恐龍的體型

尽管目前证据不全,恐龙整体而言的形体很大。以恐龙作為标准来看,蜥脚下目是其中的巨无霸。在漫长的恐龙时代,即使是体型最小的蜥脚類恐龍也要比牠們栖息地內的其他动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脚类则比任何出現在地表的动物都要大出几个等级。巨型史前哺乳动物,如巨犀猛犸,在巨型蜥脚類动物前不值一提,仅有少数的现代海洋生物接近或超过大型蜥腳類恐龍的体型:最为人熟知的是蓝鲸,體重可以达到171公噸,身長超過30米长。[27]然而,大部分的恐龙要比大型蜥腳類恐龍還小得多。现有的证据表明,恐龙的平均大小在三叠纪侏罗纪早晚期和白垩纪都不断变化[12]大部分獸腳類恐龍的體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間,而全新世的掠食性肉食動物則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間。[28]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個研究指出恐龍的體重平均值約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哺乳類體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間。[29]

最大和最小的恐龙

只有很小比例的动物最后会成为化石保存下来,况且绝大部分的化石都仍埋藏于地底。只有极少数的已被发现的样本保留有完整的骨骼,而其中保存有皮肤和其他软组织痕迹的则更为稀有。藉由比較不同骨頭的大小與型態,来重建一副完整的骨架,是一個複雜的過程,而重塑肌肉器官则更為困難。綜合以上幾點理由,科学家可能永远无法确定最大和最小的恐龙。

腕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圖
腕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圖
始盜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圖
始盜龍與人類的體型比較圖

从现有的状况较好的骨架来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龙是布氏腕龙Brachiosaurus brancai),又称长颈巨龙。長頸巨龍的遗骸在1907年1912年间发现于坦桑尼亚。从多具大小相近的个体所組合而成的骨架模型,现正展示于柏林洪堡博物馆[30]该模型高12米,长22.5米,预期活体的重量在30到60公噸之间。最长的恐龙是27米长的梁龙,是在1907年发现于美国怀俄明州,現正展示于賓州匹兹堡卡内基自然历史博物馆

但是对於这些巨大的恐龙的所有知識都是基于少數碎乱的化石而来。化石记录中的最巨型草食性恐龍標本,大部分是在1970年代后被发现的,包括重大的阿根廷龙,体重估計在80到100公噸之间;最长的是40米长的超龙;最高的恐龍是18米高的波塞东龙,頭部可以達到6层楼的窗口。而易碎雙腔龍(Amphicoelias fragillimus)可能是最长的恐龍,但是对雙腔龍的全部知識都来自于1878年發現的一個脊椎神經弓化石,该化石现已遗失。从当时对该化石的图释推断,它有可能达到58米长和120公噸重[31]雙腔龍的重量仅次于罕为人知的巨体龙,巨體龍的体重可能达到175到220公噸。

目前已知最長的肉食性恐龍是棘龍,身長為16到18公尺,重量為8,150公斤。[32]其他的巨型食肉性恐龍有南方巨獸龍马普龙霸王龙鲨齿龙

不计现代鸟类(如吸蜜蜂鸟)的话,最小的恐龙体型相当于乌鸦或者兽脚亚目小盗龙小驰龙体长都在60厘米以下。

 

 

 

與鳥類的關係

主条目:鳥類的起源

恐龍可能是鳥類祖先的理論,是在1868年由湯瑪斯·亨利·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首次提出。[33]20世紀早期,[格哈德·海爾曼]](Gerhard Heilmann)出版了一本書,《鳥類起源》(The Origin of Birds)。海爾曼根據恐龍缺乏叉骨(接合的鎖骨),而認為鳥類與恐龍間沒有關係,他進而假設鳥類演化自鱷形超目槽齒目的祖先,而非恐龍。[34]後來發現的恐龍化石則發現了鎖骨或叉骨,[19]例如1924年發現的偷蛋龍,但在當時被誤認為是間鎖骨[35]在1970年代,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重新提出鳥類演化自恐龍的理論,[36]隨者這幾十年來親緣分支分類法研究的增加,以及更多小型獸腳類恐龍與早期鳥類的發現,[37]這個理論得到更多的支持。[38]其中最重要的是發現於義縣組有羽毛恐龍化石,已發現過多種不同型態的羽毛。[19]鳥類與獸腳類恐龍具有上百個共同的身理特徵,牠們目前被普遍認為是近親。[39]鳥類與手盜龍類的關係更為親近。[19]少數科學家則提出不同的演化途徑,例如艾倫·費都加(Alan Feduccia)與賴瑞·馬丁(Larry Martin),他們提出類似海爾曼的原始初龍類假設,[40]或是鳥類起源於手盜龍類,但手盜龍類並非恐龍,而是與恐龍的趨同演化結果。[41]

有羽毛恐龍

主条目:有羽毛恐龍
著名的印石板始祖鳥標本,位於德國。
著名的印石板始祖鳥標本,位於德國

始祖鳥發現於1861年的德國南部,是第一個所謂的「有羽毛恐龍」。這個標本出土於索倫霍芬石灰岩礦床,這個地層因為挖除了許多狀態極良好的化石而著名。始祖鳥是個過渡化石,明顯地具有現代爬蟲類與鳥類的中間特徵。而就在兩年前,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發表了《物種起源》(The Origin of Species)一書,始祖鳥的發現使得演化論創造論的爭論更為激烈。這種早期鳥類非常像恐龍,至少有一個標本,因為周圍沒有明確的羽毛痕跡,而被誤認為是美頜龍[42]

90年代以來,發現了更多的有羽毛恐龍,為恐龍與鳥類的關係提供了更多的證據。大部分的新標本被發現於中國遼寧省義縣組,該地在白堊紀的時候,屬於一個小型大陸。雖然有羽毛恐龍僅發現於少數地區,但有可能當時全球各地都出現了有羽毛恐龍。各地的化石紀錄很少羽毛痕跡與有羽毛恐龍,可能是因為在化石化的過程中,羽毛與皮膚等脆弱部份,很難被保留下來。原始的羽毛細而缺乏羽枝,已出現在原始的虛骨龍類恐龍,例如美頜龍科中華龍鳥,與暴龍超科帝龍[43]而有羽枝的羽毛出現在虛骨龍類手盜龍類,例如:偷蛋龍下目傷齒龍科馳龍科、以及鳥類。[19][44]但有羽毛恐龍本身也有一些爭議,其中最重要的是艾倫·費都加(Alan Feduccia)與蒂綱·索拉(Theagarten Lingham-Soliar)所提出的,他們指出這些看起來是原始羽毛的物體,其實是膠原纖維腐化而成的,這些膠原纖維在身前位於恐龍外表覆蓋物之下。[45][46][47]他們並提出手盜龍類都不是恐龍,而是與恐龍平行演化的結果。[41][46]但他們的大部分意見不被其他研究人員所接受。[48]

骨骸

繁殖

軟組織

行為證據

灭绝理论

主条目:K-T界線

恐龙消失于六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Cretaceous-Tertiary extinction event),同時間還有許多生物也跟者滅亡,包含:菊石亞綱滄龍科蛇頸龍目翼龍目、草食性的烏龜鱷魚、大部分鳥類、以及原始哺乳類[7]自從70年代以來,有許多研究試圖探索這次滅絕事件的原因,並形成數個理論。通常的解释是一個撞擊事件造成了灭绝,有些科學家提出其他理由,或者是幾個綜合事件導致這次滅亡。

在恐龍時代末期,極區並沒有冰帽,海平面比現在高出100到250公尺。地球各地的氣溫差異不大,極區與赤道地區的氣候相差不到25°;整體而言較今日暖和,極區的氣溫高於現在的氣溫約50°。[49][50]

恐龍時代的大氣成分也與今日有極大差別。二氧化碳是今日的12倍,氧氣則佔了大氣的的32%到35%,而今日只佔了21%。但是在晚白堊紀,地球的環境有顯著的變動。火山活動增加,造成氣候變冷,二氧化碳比例下降,氧氣比例開始變動。有些科學家認為氣候變化、低氧氣比例,可能是滅亡的直接原因。如果恐龍的呼吸系統類似現代鳥類,牠們的呼吸效能將會有困難,需要更多氧氣才能維持巨大體型的需要。[7]

撞击事件

位於猶加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次撞擊事件可能導致恐龍的滅亡。
位於猶加敦半島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次撞擊事件可能導致恐龍的滅亡。

1970年代後期,路易斯·沃爾特·阿爾瓦雷茨(Luis Walter Alvarez)提出了彗星撞擊理論,造成了白堊紀末期的大規模滅絕事件。阿爾瓦雷茨提出世界各地的地層,含量在6,500萬年前有大量的增加,可視為撞擊的直接證據。有許多證據顯示當時有顆直徑5到15公里的隕石彗星,撞擊現在的猶加頓半島地區,形成寬170公里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引發此次滅絕事件。但科學家不確定恐龍是在撞擊事件中滅亡,還是在此之前就已經衰退。另有科學家提出這次撞擊,使大氣層佈滿灰塵,或者是使地球氣溫上升。

化石紀錄不能看出恐龍滅絕的速度,但許多不同的測試研究發現牠們的滅亡相當迅速。這些結果使科學界更加相信彗星撞擊理論。撞擊事件短期內會造成高溫,而揚塵會造成全球性的長時間氣候冷卻。

在2007年9月,美國科羅拉多州美國西南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威廉·波特克(William Bottke)與數位捷克籍的科學家,利用電腦計算出希克蘇魯伯撞擊事件的可能肇事者。根據他們的模擬計算結果,該隕石坑有90%的可能性是由一個名為巴普提斯蒂娜298 Baptistina)的小行星所造成的,該小行星直徑接近160公里,運行於火星木星之間;在1億6000萬年前,巴普提斯蒂娜小行星被一顆直徑約55公里的未命名小行星撞擊後粉碎,主要的碎片形成巴普提斯蒂娜族小行星帶,而某些碎片則闖入地球的公轉軌道,其中一顆直徑10公里的碎片,在6,500萬年前撞擊了墨西哥尤加敦半島,形成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威廉·波特克的研究結果與阿爾瓦雷茨的理論相似,另外也採納了柏克萊大學物理學家查理·穆勒Richard A. Muller)所提出的太陽伴星理論。查理·穆勒提出太陽有顆名為復仇女神(Nemesis)的伴星,復仇女神每隔2,600萬年會經過奧爾特雲彗星帶,干擾了彗星的軌道,使眾多彗星進入內太陽系[51]這些彗星的少部份會進入地球的公轉軌道,與地球發生撞擊,進而造成大規模的滅絕事件。

德干地盾

主条目:德干地盾

火山大量且急劇地爆發,噴出了許多如二氧化碳甲烷溫室氣體,造成了地球急激的溫室效應溫度升高,許多植物無法適應氣溫而死亡,草食性恐龍因沒有食物而滅亡,而肉食性恐龍也相繼滅絕。

 

古新世恐龍

发掘历史

恐龍文藝復興

主条目:恐龍文藝復興

開始於60年代後期的恐龍文藝復興,對於恐龍的生理學研究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個科學革命始於約翰·奧斯特倫姆(John Ostrom)發現恐爪龍是種活躍的掠食者,而且可能是種溫血動物,與過去所認定的恐龍是種慵懶的冷血動物,有很大的不同。古脊椎動物學界開始熱烈爭論恐龍的相關學問,進而成為全球性的顯學。目前的主要新化石挖掘處,多是在過去沒被探索過的區域,例如:印度南美洲馬達加斯加南極洲、尤其是中國,大部分的新發現有羽毛恐龍多出自於中國。親緣分支分類法是以不同生物的特徵來確定彼此關係,也成功地應用在恐龍的分類上。親緣分支分類法與其他現代科學方法,有助於解決不完整、破碎化石所產生的許多疑點。

大眾文化

有关恐龙的电影

流行文化

主条目:恐龙 (互联网)

華人世界的网络语言中,恐龙一词通常形容没有吸引力相貌身材不佳的女性

宗教觀點

不同的宗教團體,對於恐龍的觀點不同於科學界,主要原因是《聖經》所提到的創造論。大部分的科學家利用科學方法來駁斥宗教團體的創造論。[52][53]

相关条目

注釋

  1. ^ (英文)Glut, Donald F.(1997).Dinosaurs: The Encyclopedia.Jefferson, North Carolina:McFarland & Co,40.ISBN 0-89950-917-7 
  2. ^ (英文)Lambert, David,and the Diagram Group(1990).The Dinosaur Data Book.New York:Avon Books,288.ISBN 0-380-75896-3 
  3. ^ (英文)Morales, Michael(1997).“Nondinosaurian vertebrates of the Mesozoic”,Farlow, James O.; and Brett-Surman, Michael K. (eds.) 编:The Complete Dinosaur.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607-624.ISBN 0-253-33349-0 
  4. ^ (英文)Hu Yaoming,Meng Jin; Wang Yuanqing; and Li Chuankui(2005年). “Large Mesozoic mammals fed on dinosaurs”.Nature.433:149–152.DOI:10.1038/nature03102
  5. ^ (英文)Wang, S.C., and Dodson, P.(2008年2月28日). “Estimating the Diversity of Dinosaur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103(37):13601–13605.
  6. ^ (英文)Russell, Dale A.(1995年2月28日). “China and the lost worlds of the dinosaurian era”.Historical Biology.10:3-12.
  7. ^ 7.0 7.1 7.2 (英文)MacLeod, N, Rawson, PF, Forey, PL, Banner, FT, Boudagher-Fadel, MK, Bown, PR, Burnett, JA, Chambers, P, Culver, S, Evans, SE, Jeffery, C, Kaminski, MA, Lord, AR, Milner, AC, Milner, AR, Morris, N, Owen, E, Rosen, BR, Smith, AB, Taylor, PD, Urquhart, E & Young, JR(1997年2月28日).“The Cretaceous–Tertiary biotic transition”.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154(2):265–292.
  8. ^ (英文)Owen, R. (1842). "Report on British Fossil Reptiles." Part II. 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Plymouth, England.
  9. ^ (英文)Farlow, J.O., and Brett-Surman, M.K.(1997).Preface. In: Farlow, J.O., and Brett-Surman, M.K. (eds.). The Complete Dinosaur..Indiana University Press,ix-xi.ISBN 0-253-33349-0 
  10. ^ (英文)Citation for Permian/Triassic extinction event, percentage of animal species that went extinct. See commentary
  11. ^ (英文)Another citation for P/T event data. See commentary
  12. ^ 12.0 12.1 (英文)Sereno PC(1999年2月28日). “The evolution of dinosaurs”.Science.284(5423):2137-2147.DOI:10.1126/science.284.5423.2137
  13. ^ (英文)Sereno, P.C.,Forster, C.A.; Rogers, R.R.; and Monetta, A.M.(1993年). “Primitive dinosaur skeleton from Argentina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Dinosauria”.Nature.361:64–66.DOI:10.1038/361064a0
  14. ^ 引用错误 Invalid <ref> tag; no text was provided for refs named MJB04; $2
  15. ^ 引用错误 Invalid <ref> tag; no text was provided for refs named MJB00; $2
  16. ^ (英文)Paul, G.S.(1988).Predatory Dinosaurs of the World.New York:Simon and Schuster,248-250. 
  17. ^ (英文)Clark, J.M., Maryanska, T., and Barsbold, R. (2004). "Therizinosauroidea", in The Dinosauria, 2nd ed. 151–164.
  18. ^ (英文)Norell, M.A., and Makovicky, P.J. (2004). "Dromaeosauridae", in The Dinosauria, 2nd ed. 196-210.
  19. ^ 引用错误 Invalid <ref> tag; no text was provided for refs named KP04; $2
  20. ^ 20.0 20.1 20.2 20.3 (英文)Holtz, Thomas R., Jr.,Chapman, Ralph E.; and Lamanna, Matthew C.(2004).“Mesozoic biogeography of Dinosauria”,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编:The Dinosauria,2n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627-642.ISBN 0-520-24209-2 
  21. ^ 21.0 21.1 21.2 21.3 21.4 (英文)Fastovsky, David E.,and Smith, Joshua B.(2004).“Dinosaur paleoecology”,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编:The Dinosauria,2n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614-626.ISBN 0-520-24209-2 
  22. ^ (英文)Sereno, P.C.,Wilson, J.A.; Witmer, L.M.; Whitlock, J.A.; Maga, A.; Ide, O.; and Rowe, T.A.(2007年).“Structural extremes in a Cretaceous dinosaur”.PLoS ONE.2(11):e1230.DOI:10.1371/journal.pone.0001230
  23. ^ (英文)Prasad, V.,Strömberg, C.A.E.; Alimohammadian, H; and Sahni, A.(2005年). “Dinosaur coprolites and the early evolution of grasses and grazers”.Science.310(5751):1170-1180.DOI:10.1126/science.1118806
  24. ^ (英文)Archibald, J. David,and Fastovsky, David E.(2004).“Dinosaur Extinction”,Weishampel, David B.; Dodson, Peter; and Osmólska, Halszka (eds.) 编:The Dinosauria,2nd,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672–684.ISBN 0-520-24209-2 
  25. ^ (英文)Dal Sasso, C. and Signore, M.(1998)). “Exceptional soft-tissue preservation in a theropod dinosaur from Italy”.Nature.292(6674):383–387.DOI:10.1038/32884
  26. ^ 引用错误 Invalid <ref> tag; no text was provided for refs named Schweitzer2005; $2
  27. ^ (英文)Assessment and Update Status Report on the Blue Whale Balaenoptera musculus,Committee on the Status of Endangered Wildlife in Canada(2008年2月28日),於2007年12月5日查閱。
  28. ^ (英文)Farlow, James A.(1993).“On the rareness of big, fierce animals: speculations about the body sizes, population densities, and geographic ranges of predatory mammals and large, carnivorous dinosaurs”,Functional Morphology and Evolution,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Special Volume 293-A,167-199. 
  29. ^ (英文)Anatomy and evolution,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於2007年11月21日查閱。
  30. ^ Colbert, E.H. (1968). Men and Dinosaurs: The Search in Field and Laboratory. E. P. Dutton & Company:New York, vii + 283 p. ISBN 0140212884.
  31. ^ (英文)Carpenter, Kenneth(2006).“Biggest of the big: a critical re-evaluation of the mega-sauropod Amphicoelias fragillimus”,Paleontology and Geology of the Upper Jurassic Morrison Formation(pdf),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 Bulletin, 36,Albuquerque, New Mexico:New Mexico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and Science,131-138. 
  32. ^ (英文)dal Sasso, C., Maganuco, S., Buffetaut, E., and Mendez, M.A. (2006). New information on the skull of the enigmatic theropod Spinosaurus, with remarks on its sizes and affinitie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5(4):888–896.
  33. ^ (英文)Huxley, Thomas H.(1868). “On the animals which are most nearly intermediate between birds and reptiles”.Annals of the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4(2):66-75.
  34. ^ (英文)Heilmann, Gerhard(1926).The Origin of Birds.London:Witherby,208pp. 
  35. ^ (英文)Osborn, Henry Fairfield(1970年).“Three new Theropoda, Protoceratops zone, central Mongolia”(pdf).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144:1-12.
  36. ^ (英文)Ostrom, John H.(1973年). “The ancestry of birds”.Nature.242(5393):136.DOI:10.1038/242136a0
  37. ^ 引用错误 Invalid <ref> tag; no text was provided for refs named TRHJ00; $2
  38. ^ (英文)Gauthier, Jacques.(1986).“Saurischian monophyly and the origin of birds”,Padian, Kevin. (ed.) 编:The Origin of Birds and the Evolution of Flight,Memoirs of the 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8,1-55. 
  39. ^ (英文)Mayr, G., Pohl, B. and Peters, D.S.(2008年2月28日). “A Well-Preserved Archaeopteryx Specimen with Theropod Features”.Science.310(5753):1483-1486.DOI:10.1126/science.1120331
  40. ^ (英文)Martin, Larry D.(2006年). “A basal archosaurian origin for birds”.Acta Zoologica Sinica.50(6):977-990.
  41. ^ 41.0 41.1 (英文)Feduccia, A.(2002年). “Birds are dinosaurs: simple answer to a complex problem”.The Auk.119:1187-1201.
  42. ^ (英文)Wellnhofer, P(1988年2月28日). “Ein neuer Exemplar von Archaeopteryx”.Archaeopteryx.6:1–30.
  43. ^ (英文)Xu X.; Norell, M.A.; Kuang X.; Wang X.; Zhao Q.; and Jia C.(2008年2月28日). “Basal tyrannosauroids from China and evidence for protofeathers in tyrannosauroids”.Nature.431(7009):680-684.
  44. ^ (英文)Göhlich, U.B.,and Chiappe, L.M.(2006年). “A new carnivorous dinosaur from the Late Jurassic Solnhofen archipelago”.Nature.440:329-332.
  45. ^ (英文)Lingham-Soliar, T.(2003年). “The dinosaurian origin of feathers: perspectives from dolphin (Cetacea) collagen fibers”.Naturwissenschaften.12:563-567.
  46. ^ 46.0 46.1 (英文)Feduccia, A.,Lingham-Soliar, T.; and Hinchliffe, J.R.(2005年). “Do feathered dinosaurs exist? Testing the hypothesis on neontological and paleontological evidence”.Journal of Morphology.266(2):125-166.
  47. ^ (英文)Lingham-Soliar, T.,Feduccia, A.; and Wang X.(2007年). “A new Chinese specimen indicates that 'protofeathers'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theropod dinosaur Sinosauropteryx are degraded collagen fibres”.Proceedings of the Biological Sciences.274(1620):1823-9.
  48. ^ (英文)Prum, Richard O.(2003年4月).“Are Current Critiques Of The Theropod Origin Of Birds Science? Rebuttal To Feduccia 2002”.The Auk.120(2):550–61.
  49. ^ (英文)Miller KG, Kominz MA, Browning JV, Wright JD, Mountain GS, Katz ME, Sugarman PJ, Cramer BS, Christie-Blick N, Pekar SF(2005年). “The Phanerozoic record of global sea-level change”.Science.310(5752):1293–8.DOI:10.1126/science.1116412
  50. ^ (英文)McArthura JM, Janssenb NMM, Rebouletc S, Lengd MJ, Thirlwalle MF & van de Shootbruggef B(2008年2月28日). “Palaeotemperatures, polar ice-volume, and isotope stratigraphy (Mg/Ca, δ18O, δ13C, 87Sr/86Sr): The Early Cretaceous (Berriasian, Valanginian, Hauterivian)”.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248:391-430.DOI:doi:10.1016/j.palaeo.2006.12.015
  51. ^ (英文)(2002)Catastrophic Events and Mass Extinctions.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ISBN 0-8137-2356-6 
  52. ^ (英文)Kitcher, Philip(1983).Abusing Science: The Case Against Creationism.MIT Press,213.ISBN 978-0-262-61037-7 
  53. ^ (英文)Dawkins, Richard(1996).The Blind Watchmaker: Why the Evidence of Evolution Reveals a Universe Without Design.W.W. Norton,400.ISBN 978-0393315707 

參考資料

  • Kevin Padian, and Philip J. Currie. (1997).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cademic Press. ISBN 0-12-226810-5. (Articles are written by experts in the field).
  • Paul, Gregory S. (2000). The Scientific American Book of Dinosaurs. St. Martin's Press. ISBN 0-312-26226-4.
  • Paul, Gregory S. (2002). Dinosaurs of the Air: The Evolution and Loss of flight in Dinosaurs and Bird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ISBN 0-8018-6763-0.
  • Weishampel, David B. (2004). The Dinosaur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nd edition. ISBN 0-520-24209-2.

外部链接

兒童閱讀
  • Zoom Dinosaurs (www.enchantedlearning.com) From Enchanted Learning. Kid's site, info pages, theories, history.
圖像
  • The Art Gallery of The Dinosauricon, hosting over 2000 images from many different artists working in different styles.
  • Skeletal Drawing Professional restorations of numerous dinosaurs, and discussions of dinosaur anatomy.
一般網站
學術性網站
  • Palaeontologia Electronica From Coquina Press. Online technical journal.
  • Dinobase A searchable dinosaur databas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with dinosaur lists, classification, pictures, and more.
  • DinoData (www.dinodata.org) Technical site, essays, classification, anatomy.
  • Dinosauria On-Line (www.dinosauria.com) Technical site, essays, pronunciation, dictionary.
  • The Dinosauricon By T. Michael Keesey. Technical site, cladogram, illustrations and animations.
  • Thescelosaurus! By Justin Tweet. Includes a cladogram and small essays on each relevant genera and species.
  • Dinosauromorpha Cladogram From Palaeos. A detailed amateur site about all things paleo.
  • The Dinosaur Encyclopaedia, an extensive overview of genera-based dinosaur information from 1999 and before.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所用資料來源於文章"恐龍".
iDevice 圖示 圖像畫廊
無圖像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