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龍
甲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化石時期: 上白堊紀 |
||||||||||||||||||||
---|---|---|---|---|---|---|---|---|---|---|---|---|---|---|---|---|---|---|---|---|
保护现状 | ||||||||||||||||||||
滅絕 (化石)
|
||||||||||||||||||||
科學分類 | ||||||||||||||||||||
|
||||||||||||||||||||
二名法 | ||||||||||||||||||||
Ankylosaurus magniventris Brown, 1908 |
甲龙(屬名Ankylosaurus)是甲龍科下的一個屬,當中只有一種,稱為大面甲龍(A. magniventris)。甲龍的化石是在屬於上白堊紀末,位於北美洲西部的地層被發現。
雖然甲龍的骨骼沒有完整地被發現,甲龍常常被認為是裝甲恐龍的原型。其他甲龍科亦同樣有牠的特徵,如重裝甲的身驅及巨型的尾巴棒槌,但甲龍卻是這個科內最大型的成員。
目录 |
古生物學
成長的甲龍,與大部份現代的陸地動物相比,是非常大型的。一些科學家估計其長度約為9米。[1]另一個就甲龍的重組卻提出一個相當細的體型,約6.25米長,1.5米闊及1.7米高。牠的體型扁平而闊。甲龍是四足行走,後肢較前肢為長。雖然科學家對牠腳掌的形狀仍不清楚,但與其他甲龍科相比,可能會是有五趾。頭顱骨扁平呈三角形。已知最大的頭顱骨有64.5厘米長及74.5厘米闊。甲龍是草食性的,有著很小型像樹葉的牙齒,適合嚙碎植物。甲龍並不像同期的角龍科及鴨嘴龍科恐龍有著臼齒,可見牠甚少咀嚼食物。頭顱骨及身體其他部份的骨頭是閉合的,以加強其力量。[2]
裝甲
甲龍最明顯的特徵是牠的裝甲,包含了堅實的結節及甲板,嵌入在皮膚上。在鱷魚、犰狳及一些蜥蜴上亦可以發現類似的裝甲。骨頭上以堅韌及起角的皮內成骨(Osteoderms)覆蓋。裝甲是按照大小來排列,從闊平的甲板到細小的結節。甲板在牠的頸部、背部及臀部以橫列整齊排列,而細小的結節則保護大型甲板之間的空隙。較小的甲板則在四肢及尾巴。與較為古代的包頭龍比較,甲龍的甲板在質感上較為平滑,並沒有像埃德蒙頓甲龍般有龍骨。在尾巴的兩側伸出一列扁平及呈三角形的尖刺。堅韌及圓形的鱗片保護頭顱骨的頂部,而四隻大型的角則在後方向外伸出。[2]
尾巴棒槌
甲龍著名的尾巴棒槌是由幾塊甲板組成,與最末幾節脊骨結合的。它是非常重的及以最末7節脊骨支撐,彼此連結形成一支堅硬的棒子。連接這些脊骨的厚腱亦被保存下來,這些腱是部份骨質的及並非彈性,可以將力量傳至尾巴。尾巴棒槌就是一個主動的保護武器,可以對施襲者的骨頭造成重擊。[2]亦有指這個尾巴可以作為頭部的偽裝,但這個建議卻被受批評。[3]
生活環境
大面甲龍(Ankylosaurus magniventris)存在於68-65.5百萬年前,是上白堊紀麥斯特里希特階末期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前最後存在的恐龍。模式種是從美國蒙大拿州的地獄溪地層被發現,而其他標本則於懷俄明州的蘭斯地層及加拿大艾伯塔省的Scollard地層被發現,所有都是在白堊紀末期時代的地層。[1]
蘭斯地層、地獄溪地層及Scollard地層就是在白堊紀時分隔東西北美洲的白堊紀海路西岸。它們是一個闊的海岸平原,由海路伸延向東直至新形成的洛磯山脈。這些地層大部份是由沙岩及泥岩所組成,形成氾濫平原的環境。[4][5][6]地獄溪地層是這些地層最多被研究的。當時,這些地區是亞熱帶,有著潮濕及溫暖的氣候。很多植物品種得以維持,主要是被子植物,較小的是松科、蕨類及蘇鐵科。豐富的樹葉化石在這地區的多個地方都可以找到,顯示這地區曾經是由小樹組成的森林。[7]
甲龍的化石,比較埃德蒙頓龍及三角龍是較為稀少。另一種甲龍科的埃德蒙頓甲龍亦在同一個地層中被發現。但是甲龍及埃德蒙頓甲龍在地理學上及生態學上是分隔的。甲龍有著闊的鼻口,可能是用作無差別的牧草,故此其生活環境應該被限制在遠離海岸的高原地區;而埃德蒙頓甲龍有著較窄的鼻口,可見是為了選擇性的飲食,應該生活於較低接近海岸的地區。[2]
分類
甲龍是甲龍科的模式屬。[8]甲龍科是甲龍下目的成員,當中包括了結節龍科。甲龍的起源備受爭議,有幾個分析結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牠在甲龍科內的實際位置卻未有定案。甲龍及包頭龍常常被認為是姊妹分類。[1]但是,其他分析發現這些屬是在不同位置。[9][10]更多的發現及研究才可以澄清這個情況。
發現
甲龍是由美國古生物學家巴納姆·布朗於1908年所命名。屬名是由古希臘文的「αγκυλος」(意即「屈曲」)而來。布朗定這些名字是與醫學的關節僵硬有關,意指牠頭顱骨及身體上很多骨頭的融合。模式種是大面甲龍(A. magniventris),是由拉丁文的「magnus」(意即「大」)及「venter」(意即「鼓起的部份」),指牠身體的寬闊。[8]
由布朗帶領的研究隊於1906年在蒙大拿州的地獄溪地層發現模式種的大面甲龍(AMNH 5895)。這個化石有頭顱骨的頂部、脊骨、肋骨、部份肩胛骨及裝甲。六年前,布朗在懷俄明州的蘭斯地層發現一隻大型的獸腳亞目恐龍的化石(AMNH 5866),於1905年稱為「Dynamosaurus imperiosus」,但現時多被認為是屬於暴龍(Tyrannosaurus rex)的。連同AMNH 5866及多於75塊不同大小的甲板,都被認為是Dynamosaurus。但是,這些甲板都與大面甲龍的甲板一致,極有可能其實是屬於牠的。於1910年,布朗在艾伯塔省發現了大面甲龍的第三個標本(AMNH 5214)。AMNH 5214包括了一個完整的頭顱骨及首次認識的尾巴棒槌、肋骨、肢骨及裝甲。所有以上的三個標本都存放於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甲龍最大的頭顱骨(NMC 8880)是由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M. Sternberg)於1947年於艾伯塔省發現,並已存放於加拿大自然博物館。很多其他獨立的骨頭、裝甲及牙齒亦都被發現。[2]
大眾文化
自從在1908年被敘述以來,甲龍已成為對於一般大眾而言裝甲恐龍的原型,原因是牠們辨認的外型,以及大眾對於恐龍的濃厚興趣。在1964年的紐約世界博覽會會場,豎立了一個完全比例的甲龍模型。 [2]
甲龍也短暫出現在數個電影中。例如動畫《歷險小恐龍》(The Land Before Time),以及2001年的電影《侏儸紀公園 III》(Jurassic Park III)與其周邊遊戲。甲龍也出現在數個電視節目,包括《與恐龍共舞》(Walking with Dinosaurs)、《與巨獸共舞》(Walking with Beasts)、以及《恐龍兇面目》(The Truth About Killer Dinosaurs)。
參考
- ^ 1.0 1.1 1.2 Vickaryous, M.K., Maryanska, T., & Weishampel, D.B. 2004. Ankylosauria. In: Weishampel, D.B., Dodson, P., & Osmólska, H. (Eds.). The Dinosauria (2nd e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363-392.
- ^ 2.0 2.1 2.2 2.3 2.4 2.5 Carpenter, K. 2004. Redescription of Ankylosaurus magniventris Brown 1908 (Ankylosauridae)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the Western Interior of North America.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41: 961–986.
- ^ Thulborn, T. 1993. Mimicry in ankylosaurid dinosaurs. Record of the South Australian Museum 27: 151–158.
- ^ Lofgren, D.F. 1997. Hell Creek Formation. In: Currie, P.J. & Padian, K.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Pp. 302-303.
- ^ Breithaupt, B.H. 1997. Lance Formation. In: Currie, P.J. & Padian, K.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Pp. 394-395.
- ^ Eberth, D.A. 1997. Edmonton Group. In: Currie, P.J. & Padian, K.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Pp. 199-204.
- ^ Johnson, K.R. 1997. Hell Creek Flora. In: Currie, P.J. & Padian, K. (Eds.). Th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Pp. 300-302.
- ^ 8.0 8.1 Brown, B. 1908. The Ankylosauridae, a new family of armored dinosaurs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4: 187–201.
- ^ Carpenter, K. 2001.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the Ankylosauria. In: Carpenter, K. (Ed.). The Armored Dinosaur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p. 454–483.
- ^ Hill, R.V., Witmer, L.M., & Norell, M.A. 2003. A new specimen of Pinacosaurus grangeri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of Mongolia: ontogeny and phylogeny of ankylosaurs. American Museum Novitates 3395: 1-29.
This article is licensed under the GNU Free Documentation License. 所用資料來源於文章"甲龍".